太暖!“中国好邻居”上线,沈阳这个“妈妈团”专接别人家孩子
也有爱心家长加入其中。
考虑像这样的家庭还有不少,高桂华干脆找到社区干部说出想法:“我想组建个爱心妈妈团,专门帮这样的家庭接孩子放学。”在她的努力下,还率先发展了三位老邻居加入团队。清泉社区也充分整合利用辖区资源,招募居民中的在职党员、退休教师、周边学校的志愿者以及学生家长,如今这个爱心团队已经发展到近50人。
清泉社区书记潘颖介绍,爱心团队成立之初,大家以单元楼为单位走家串户地做宣传,现在社区早已开通了微信群,家长们只要通过微信群进行预约即可。目前,社区共有10多个孩子需要接放学,均来自育鹏小学和泉园二校。除了高桂华负责俩孩子外,其他孩子都是一对一被接回到社区。在社区里,孩子们会集中在一起,看书或写作业,也会有志愿者陪伴或辅导作业,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多年来,大家风雨不误,成为孩子们口中最可爱的大朋友。
2015年以来,清泉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整合自有志愿者力量,并引进硬笔书法家协会、住友围棋等社会组织,将“四点半妈妈团”打造成为一个校外的第二课堂。
潘颖介绍,“四点半妈妈团”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接孩子、管孩子,而是要给孩子们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为此,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课后辅导,并利用课余时间穿插开展书法、美术、文学、围棋、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训讲座以及各类集体活动;组织参观社区微型消防站,利用模拟系统使用灭火器,提高孩子们的消防安全及逃生常识。清泉社区二楼的“爱心妈妈图书室”也成为了孩子们放学后的学习活动场所。在这期间,泉园市场一位居民也会依照孩子们的口味提供送餐服务,只要五块钱就可以吃饱吃好,孩子们不用再饿着肚子等家长来接。
“有了社区志愿者,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长的燃眉之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孩子放学有人接,我们也能安心地工作”,童童的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了表达感激,很多家长张罗请“妈妈团”成员一起吃饭,有人私下还送上了红包,但都被拒绝了。“我们社区这邻里关系特别好,我们岁数大的,体谅年轻人的不容易,能帮点就帮点,这都不用客气了。”高桂华说,如今,自己看着已经不用接放学的“大宝”,就像自家孩子一样,那孩子有时候还调皮地叫她“高姨”。“我说不许这么叫,他说要让我年轻。”高桂华笑着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