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
  • 无障碍版
  • 手机版
  • |
  • 微信官方微信
  • |
您的位置:首页 >药都资讯>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高新区“筑巢”“引凤”结合 打造智力汇聚强磁场 目前已引入培养海内外医药及相关领域人才近万人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29 11:11:57 浏览次数:
高新区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支撑、最关键的优势,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以政策引人才、以平台聚人才、以服务留人才。目前,已引进培养海内外医药及相关领域人才近万人,全区人才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为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次,高新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全面落实上级相关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外,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开展“靶向引才”,整合国家、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等引才政策,实施“5251”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每年花在引才上的资金逐年递增,上升到去年的2000万元。同时,还在落户、家属子女就业就学、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倾斜。高新区借助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在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推动生物新经济方面的突出优势,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团队等专家人才建立对接合作。充分发挥“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吸引***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引领、智力支撑、多业融合的新发展模式。依据这些政策和措施,高新区先后引入培养海内外医药及相关领域各类人才近万人,特别是集聚了裴钢、丁健、贺林、马宁宁、刘文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500余名博士、硕士等,这些人才已成为高新区发展的持续动力。
 
 
 
 
 
 
 
高新区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给人才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建成了10万平方米中国药都创新园、创业园和3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构建了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医药临床研究等8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引入51个高层次科研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吸引35个海内外研发团队与区内企业合作,既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又给专家提出新课题,仅创新园,去年就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5000余次。建成了辽宁本溪三药等8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组建了上海绿谷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劳模、中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阳领衔的药物工艺创新(北方药业)工作室正式挂牌,裴钢等24名国内外领军人才在药都创业发展。高新区还结合市委开展的“智慧本溪·聚力振兴”活动,借助专家人才和团队力量,推动企业项目与专家人才深度链接,解决技术难题,转化科研成果。目前,已挖掘出10个人才服务振兴发展优秀成果,打造了辽宁开普和爱尔创等3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才服务振兴示范点,实现10个园区企业与专家人才对接项目成功签约。随着人才红利的不断释放,高新区已承担国家“863”“973”及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10余项,拥有在研品种374个,完成成果转化147项,获得国内外专利139项。
 
 
 
 
 
 
 
高新区把“店小二”概念内化于心,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环境,坚持优先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实名制台账制度、经常性联系制度,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微信网络互动交流等方式,加强与专家思想联系、感情交流。区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至少联系专家人才1次,主动帮助解决专家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支持专家人才干事创业。高新区还开通服务药都企业人才“绿色通道”,在户籍登记、工商注册等方面推行“一体化”公共服务;在融资贷款、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一事一议,精准解决人才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推进“个性化”创业服务;在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精细化”生活服务。用实际行动创造引人才、亲人才、安人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