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招人才! 辽科院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辽宁科技学院里却有一番不同的景象:毕业季,一些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都要到该校“抢”毕业生,甚至有用人单位完不成招聘计划。今年,光是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就先后三次进校招聘了90人,“辽科的毕业生踏实肯干、不怕吃苦,安心基层、实践能力强。”该公司负责校园招聘的张主任如此评价。据了解,作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首批试点学校,辽科院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近年来,辽科院坚持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路径,深入推进学业与职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行业和企业标准、岗位能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执业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真正服务企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现积极推进资土学院与冶金学院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将专业教育与专业认证及职业资格认证对接计划实施到位。
同时,该校还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实习工厂平台”、“曙光数据应用创新基地”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为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学分的比例,学校鼓励按照真实生产技术、工作流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实践、校内外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持院系与企业共建实训实践教学基地,每个专业建成3至5个深度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100%的实践岗位。该校土木工程专业2017届64名毕业生,通过深入中铁十九局工程项目现场开展为期四个月的顶岗实习,毕业时与企业签约42人,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5.26%。
“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成为辽科院毕业生的鲜明特征,众多企业慕名而来选聘毕业生,其中包括青拓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部分毕业生在企业的良好表现让他们从生产一线走上了管理岗位。
近年来,辽科院坚持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路径,深入推进学业与职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行业和企业标准、岗位能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执业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真正服务企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现积极推进资土学院与冶金学院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将专业教育与专业认证及职业资格认证对接计划实施到位。
同时,该校还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实习工厂平台”、“曙光数据应用创新基地”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为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学分的比例,学校鼓励按照真实生产技术、工作流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实践、校内外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持院系与企业共建实训实践教学基地,每个专业建成3至5个深度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100%的实践岗位。该校土木工程专业2017届64名毕业生,通过深入中铁十九局工程项目现场开展为期四个月的顶岗实习,毕业时与企业签约42人,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5.26%。
“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成为辽科院毕业生的鲜明特征,众多企业慕名而来选聘毕业生,其中包括青拓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部分毕业生在企业的良好表现让他们从生产一线走上了管理岗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