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
  • 无障碍版
  • 手机版
  • |
  • 微信官方微信
  • |
您的位置:首页 >药都资讯>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33载如一日 无私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脑瘫养子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1 08:45:54 浏览次数:
  记者来到张其寨村四组刘亚梅的小平房时,无法说话的儿子赵亮正靠在床边咿呀挥手,母亲刘亚梅则细心地守在床边不时用毛巾为他擦拭嘴角留下的口水。33年来,已经67岁的刘亚梅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地照顾着这个和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孩子。
  1985年,与赵连柱结婚十余年且未育子的刘亚梅夫妇在串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弃婴,这个不足半岁的孩子,便是赵亮。也许是盼子心切,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让刘亚梅夫妇兴奋不已,决定将其收养,并悉心照顾。可是好景不长,已经4岁的小赵亮甚至无法和同龄孩子一样走路说话,刘亚梅带着孩子到沈阳陆军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小脑压迫神经,将终身残疾。听到检查结果的刘亚梅难过不已,亲戚朋友都劝她将孩子送到福利院,不然以后将成为沉重的生活负担,可刘亚梅还是下定决心,不管孩子啥样,自己都要照顾他一辈子。
由于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连大便都无法独立解决,身边时刻需要有人看护,于是,刘亚梅毅然辞掉当时还算稳定的工作,专心照顾生病的赵亮。为让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刘亚梅每天双手拉着赵亮在空地上进行腿部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坚持,赵亮可以缓慢独立行走。然而,祸不单行,2001年,丈夫赵连柱患上糖尿病和脑梗,丧失劳动能力,连穿衣服都需要人帮忙。家庭重担全落在刘亚梅一人身上,这对于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全家仅靠着种地的微薄收入和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赖以生存。
  “再苦再难我也得撑下去,为了这苦命的孩子,我必须坚强。”2015年,丈夫赵连柱病逝,备受打击的刘亚梅数次偷偷抹泪,不仅如此,她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从2016年开始,赵亮的身体也出现状况,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去了10多次医院,每次费用少则几百块,这对刘亚梅来说都是不小的开销,为了能省点钱,刘亚梅常常青菜就着馒头就是一顿。赵亮咀嚼能力比较差,她坚持每天给他熬稀饭,把菜剁细蒸烂,换着花样做给赵亮。为保证孩子营养跟得上,刘亚梅省吃俭用,用省下的钱买鸡蛋、奶粉给赵亮吃,自己却不舍得吃上一口。
  “现在,只有我和孩子相依为命,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好好活着。我常在想,要是以后能赶上占地,手里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看病,能听他喊我一声‘妈’。”刘亚梅边说边摸着赵亮的头。虽然家里每个月的收入还得偿还丈夫生前住院欠下的3万多元债务,可刘亚梅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生活再难,只要她还活着,就一定照顾好孩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