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高新区把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纳入争做全市“五个发展”一面旗帜工作,贯穿到药都建设各项工作中,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多措并举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让药都建设成果更多更直接地惠及百姓,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积极促进稳定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高新区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就业促进、就业援助、技能提升等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做好失业监控工作,及时掌握重点行业企业岗位用工情况,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强化“创业一条街”建设,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工作力度,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以市场导向拓宽就业创业空间,引导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2016年,高新区城镇新增就业2743人,新增创业311人,扶持创业带头人44人,实现带动就业24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86人,举办就业招聘会46场。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和水平。高新区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向现有房地产企业倾斜,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专项资金,盘活现有房地产企业。引导开发商在西高堡、张其寨有序推进公租房、职工公寓、教师公寓、居民住宅等保障性住房,推进教育、养老、温泉、休闲度假等特色地产,构建多元化住房体系。优化园区公交网络,新增67路公交线路,扩大服务半径,着力解决居民出行问题,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高新区签订棚户区改造拆迁协议462户,铺装小区车行道3267平方米、人行步道3010平方米、停车场1042平方米。今年,高新区将全力推进500套保障房回迁安置、1730套棚户区改造、交通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
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高新区为相关人员提供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基本保障,加强困难人群帮扶力度,城乡低保居民医疗救助报销比例计划提高到70%,为三级以上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重点围绕养老、就医等重点民生实事,实行销号推进落实。2016年,高新区为268名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残疾人免费办理了保险,发放就业扶持资金2万余元,对548名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39万余元。完成市政府和市残联下发的56户民生工程任务,改造资金10万余元。
高新区还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向上级争取惠农资金。2016年,共发放玉米种植补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田作物保险等惠农补贴资金390.57万元。同时,争取上级青山工程资金500余万,治理废弃矿山270多亩,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74.2万元,惠及林农700多户。此外,他们多方筹集水利资金,改善居民环境,完成了南风日化河河堤综合治理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争取资金36.6万元,解决石桥子办事处上石村、日月岛办事处居民饮用水问题,惠及了当地百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