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学校集群“串”起药都优质教育链
与新学年开学之初的喧嚣与热闹相比,中国药都的校园渐渐步入平静,学生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一切显得井然有序。中国药都清新的空气、葱茏的草木,对于来自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市高级中学等学校的学生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但对今年整体搬迁入驻高新区的沈阳药科大学的首批3000名新生而言,这里充满了未知的新鲜和惊喜。他们的到来为本溪新城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成为我市高等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占地12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学生就读。宽敞的空间、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使学校实现了办学条件的跨越式提升,这让沈阳药大师生在兴奋之余,更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和憧憬。学校一名教师告诉记者,“在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校区,会承接过去的梦想。搬迁到这里,对于我们工作和学习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名新生则兴奋地说道:“我觉得我们学校搬到这边,对于我们沈药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非常自豪的事儿,希望以后在这里会发展越来越大,招收更多的学生,学校会越来越好。”
2008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强做大医药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沈阳药科大学决定整体搬迁到中国药都本溪高新区,用知识和科技带动产业向高端不断攀升。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为沈阳药科大学落户做了不懈的努力。
作为市政府实现“教育强市”战略、为民造福祉、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国药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更为引人注目。
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在高新区集聚了丰厚的优质教育资源,药都教育产业链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质教育全链条,形成了以药都中心幼儿园、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和本溪市高级中学新校区为代表的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新区,以辽宁医药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入驻药都,使高新区的义务教育在高标准、高质量的起点上实现高位发展,也对本溪义务教育乃至本溪教育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药都中心幼儿园,不仅结束了高新区没有公立幼儿园的历史,还解决了高新区百姓、企业职工子女入好园难、入好园贵的问题。
市政府按照“产业为重,科技支撑,大学为要,产城融合”和“中国药都”规模化、国际化、城市化“三化”建设战略构想,用6年时间投资近14亿元,建成了国内领先、省内唯一的6所医药类高校集聚区,形成“中国药都大学城”基本框架。如今,辽宁科技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
此外,以东方剑桥本溪国际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落地生根,将建成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于一体的民办国际化学校。据悉,药都现有各类学校29所,在校学生(幼儿)2.6万多人、教职工2225人,已成为全市教育规模较大、教育链最完善、办学体制多元化的地区。这些学校将为药都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人口素质提升和人口集聚等多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对药都的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推动力。
而今,沈阳药科大学的整体搬迁,成为我市高等教育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药都已经基本建立起完整、优质的教育链,以沈阳药科大学等6所高校入驻药都为依托的产学研一体化已经形成。而且使我市的教育结构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