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
  • 无障碍版
  • 手机版
  • |
  • 微信官方微信
  • |
您的位置:首页 >药都资讯>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用“可溯源”护航“舌尖上的安全”——记筹建中的中国(张其寨)可溯源食品产业园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7-23 09:13:52 浏览次数:

    一捆蔬菜一袋大米,只要手机扫描产品的电子标签,消费者就可以知道它的产地、生长过程、加工工艺、包装、检测、运输、甚至施肥和使用农药的记录,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正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流通能监管、事件能追责的过程——这就是正在抓紧筹建之中的中国(张其寨)可溯源食品产业园要诠释的“舌尖上的安全”。
   
产业园面积不大,试验性重于产业性,其种植园基地占地230亩,位于高新区张其寨大翻身村。今年5月份,以自愿为原则,村委会从49户农民的手里租用土地(租期至2028年),再转租给附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溪寨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由其投资建立绿色种植基地。目前土地经营流转和基地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土地整理规划项目论证也已经结束。
   
市政府今年做出以“互联网+绿色生态”为品牌的食品产业规划,张其寨地区因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具备现代农业基础的条件,被选定为可溯源绿色食品产业园基础基地之一。按照规划,该产业园建有种苗繁育区、绿色蔬菜种植区和绿色种植体验区,建成生产后可面向消费能力较高的沈阳市和急需生活配套的中国药都地区,以国家农业部AA级绿色食品认证为标准,每年提供300万公斤健康安全蔬菜。
   
这个食品产业园之所以超越设施农业范畴并具可溯源功能,在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成功引入,使之形成包括原始数据采集、物流及二次加工后的信息采集、销售系统和行政监管系统等四大部分的整体系统架构。
   
目前,我市与多家中关村高新企业合作完成了绿色食品信息系统架构的规划。据悉,在食品生产初级环节,生产商将通过配置相应的电子标签(包括二维码等)记录数据,同步到本地数据库系统,并上传到Web数据库。在商品流通和二次加工环节,建立入库管理模块,采集原料信息,并将相关修改数据计入,生成新的电子标签,并同步到Web数据库。在销售环节,建立可与电子标签相关联的销售和查询系统,消费者可以用手机扫描电子标签实现对商品全过程信息查询。
   
在最为关键的食品安全事故溯源处理和应急响应系统中,没有电子标签的食品将禁止销售,系统可根据信息自动提醒过期产品下架,一旦发现问题,可逐级追溯至上级生产厂家,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监管和保障。同时,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可以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